党建+社工+义工,打造社区共享养老服务平台
自2017年广州市全面铺开“长者大配餐”服务后,长者饭堂已在广州遍地开花,目前广州市已有1000多个长者配餐点,较好解决了社区长者吃饭难的问题。而广州侨颐是广州市最早一批开办长者饭堂的试点单位之一,早在2012年的时候,我们已经在六榕街和光塔街分别开办了长者饭堂,为社区高龄、三无、独居、孤寡、残疾等困难长者提供营养膳食服务和为行动不便的长者提供送餐服务。自开办长者饭堂以来,营养美味的菜式受到了社区长者的热烈欢迎,就餐人数从开始的每天20多人,发展到至今的每天450多人,长者饭堂也从一个点拓展到四个点。在做好长者配餐服务之外,我们进一步地加强党建引领、引入专业社工服务,将长者公益饭堂打造成长者的聚焦点,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让长者们在家附近就可以享受到一站式的、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满足生活照料、健康维护、社会交往、心理关怀、自我实现等各方面的需要,让长者们在“一公里内就能找到幸福”。图片中这是我们每天吃饭前必修课——长者保健操,每月两次的义诊、健康讲座,还有每周一次的唱歌、跳舞、手机学习等兴趣班,每季度一次的生日会、节日庆祝活动、怀旧小组等等,每个长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成为了长者们快乐的源泉。
义工组织长者饭前进行保健操
社工组织青年义工教长者学习智能手机
经过多年的用心服务,六榕街侨颐长者公益食堂已成为广州市社区养老特色品牌服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曾多次接待过全国各省、市级领导的参观调研,5次接受中央电视台和新华社等国家级媒体的报道,曾先后获得“广州市共建共治共享实践基地”、“2018年度广州市巾帼文明岗”、“2016-2018年越秀区十大志愿服务典型项目”等荣誉。
下面笔者将具体介绍一下我们侨颐是如何通过党建引领加上专业社工服务和多元化的义工服务,将长者饭堂打造成社区共享养老服务平台的。
首先是从以下三方面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一,我们通过加强党建联动,积极与社区各党组织签署共建协议,共商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及难题。同时发挥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将各种养老服务资源引进长者饭堂。早在2012年的时候,我们社工在社区走访和调研中发现,长者们提出最多的一个需求就是解决午饭难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广州市和越秀区民政局、街党工委、办事处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联合社会各界,大家共同出谋划策、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将一个废置的单车保管站改造成一个亮丽的长者公益饭堂(图片是长者公益饭堂的前身)。可以说,当时党建引领在当中发挥了主心骨的力量。到目前为止,我们已与辖区10个党组织签署了共建协议。例如,我们与社区医院党支部签订了党建合作协议,双方共商社区长者医养融合服务。二,搭建了党群服务平台,让社区党组织能便利地发挥各自优势,为社区长者提供各种养老照顾服务。在与社区各党组织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其实很多党组织都很热心参与公益惠民服务,但很多时候苦于没有这样的平台和机会。于是,我们搭建了每月一次的公益集市平台,只需各党组织每次安排2、3名党员或积极员工过来参与即可,既能高效为民服务,又不用花费太多的人力物力,受到各方的欢迎。图中,就是我们广州公证处,每月派2名党员过来为长者提供财产公证、遗嘱订立、法律咨询等公证咨询服务。三,发挥党员社工及党员义工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的员工、义工和群众全心全意为长者服务。在我们的长者饭堂开办之初,我们就聘请了1名退休的优秀社区党员担任饭堂的主任,目前我们的饭堂里还有4名党员社工和10多名党员义工,是一支政治素质好,有较强服务社群意识的团队。在服务长者工作中,在党员先锋的带领下,员工、义工都能耐心、热情地接待每一位长者,熟记每位长者的姓名、性格、喜好,日常生活中与长者嘘寒问暖,让他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同时,根据长者的病史和口味,建立特殊膳食登记表,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服务。每日午餐坚持菜式、炖汤营养合理搭配,不少长者在饭堂用餐后,面色红润了,腿脚走路也比以前有力了,有些体重也增加了,身体比以前更好了。由于有一支爱心团队,将长者公益饭堂打扫得干干净净、舒舒服服,把饭堂环境布置成一个温馨社区“大家庭”,因此,营养配餐和亲情服务受到广大长者的一致好评。长者们通过来吃饭相互之间慢慢建立友谊,有些成为“老友记”,当某天同桌长者不来吃饭就结伴上门慰问关怀;有些成为师生关系,根据长者的爱好组建了书法班、美术班,由同桌的长者担任书法老师、美术老师;更有一对长者发展为情侣关系,有温度的午餐慢慢变成有温度的情谊,黄昏之恋让长者身心健康、幸福快乐。同时,我们也在微信公众号和社区报纸上开设了《社区榜样的力量》——社区先进人物事迹报道专栏,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新时代下优秀的党员和义工的风采和精神,激励更多人加入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行列,在他们的带动下,社区参与公益服务的人数和积极性都有很不错的提升。
第二,需要发挥社工的专业作用。在党建引领下把资源引进来之后,还需要通过专业社工来进行优化、配置。我们社工在长者饭堂里,主要是发挥两方面的专业作用。一是直接服务的作用,联合各种资源根据长者身、心、社、灵各方面的需要直接设计和提供专业的社工服务,包括个案、小组、活动等等;二是,与各爱心单位进行对接和沟通,将他们简单的助人想法变成专业的助人活动。例如有不少爱心单位,他们刚来长者饭堂参与爱心服务时,一般想到的是来捐油、捐米等比较传统的方式,通过社工的对接后,大家发现原来还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为长者提供比如智能手机教学、理财防诈骗讲座、与长者同唱共舞等更有意义的服务。通过亲自参与实际惠老服务,不仅让合作单位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价值,感受到了服务的成就感,同时也大大提升了他们持续参与的积极性。图片中就是广州银行利用他们专业的理财知识,为长者讲解如何辨别真假币,当时正好是我国最新一套人民币发行的时期,受到了长者们的热烈欢迎。
第三,多元化的义工资源,是确保多元化养老服务可持续的重要保障和支撑。在我们的老龄化社区中,中、低龄退休长者,是义工服务的主力军。为了发扬长者间“友爱互助、互惠互利”的精神,我们逐步摸索出一种“以老帮老”义工服务新模式:鼓励有能力的健老参与义工服务,先帮助有需要的长者,而当自己有需要的时候也能获得其它长者的帮助,进而实现互帮互助、共享养老。目前,长者公益饭堂已建立了多支长者义工服务队,包括有长者送餐队、长者探访队、长者手工制作队、长者陪诊购物队、长者义教队等等,他们主要是由热心社区公益服务的中、低龄健康长者和有美术、音乐、书法、养生等特长的专才长者义工组成,义工人数已超过80人,当中有不少是党员义工,平均每月服务有需要的长者超过5000人次。很多长者既是义工服务提供者,也是义工服务受益者,例如80多岁高龄的一位书法老师,一方面通过发挥自身特长教其他长者学习书法知识,另一方面当老师生病或有需要时也会有其他长者、学员上门慰问、关怀。在互帮互助中,不断营造出友爱、共融的社区氛围,越来越多的长者加入其中。其中长者送餐队成立于2012年,目前已发展义工10人,每天能为社区20多位行动不便的长者提供送餐服务,6年多来已为社区送餐超过3.5万人次。除了提供送餐服务外,长者送餐队还会利用送餐时间对长者嘘寒问暖,帮忙搞卫生、代购物和聊天等,让长者得到更好的照顾。长者探访队成立于2014年,目前有义工15人,通过“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形式与社区独居、孤寡长者建立了结对探访方式和建立了应急响应机制,平时没事时定期上门慰问关怀,有危急突发事件时义工能够及时响应协助长者解决危机,至今服务长者超过3000人次,解决应急事件50多起。